词语站>诗词古文>牟巘生平

牟巘生平介绍

牟巘(一二二七~一三一一),字献甫,一字献之,学者称陵阳先生,井研(今属四川)人,徙居湖州(今属浙江)。以父荫入仕,曾为浙柬提刑。理宗朝,累官大理少卿,以忤贾似道去官。恭宗德祐二年(一二七六)元兵陷临安,即杜门不出,隐居凡三十六年,卒年八十五。有《陵阳集》二十四卷(其中诗六卷)。事见《宋元学案》卷八○,清光绪《井研县志》卷三一有传。牟巘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《陵阳先生集》(简称周本)、清抄本(藏北京图书馆)。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>>查看牟巘的诗词古文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衍

    隋辽东襄平人,字拔豆。李弼子。擅武艺。仕于北周,初为千牛备身,后数与敌战,从平齐,以功进大将军。入隋,安边及从平陈有功,官至安州总管。疾还,卒于家。年五十七。

  • 周政

    周政,号愧斋。饶平人。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(一五四九)贡生。官福建古田训导。事见清康熙《饶平县志》卷七。

  • 庾肃之

    东晋颍川鄢陵人。庾阐子。以有文藻著称。历官给事中、相府记室、浙东太守。晋孝武帝太元中卒。

  • 陈良翰

    (1108-1172),字邦彦又字士楚,号塘南。浙江台州临海人,南宋绍兴五年(1135)进士。历任会稽主簿、慈溪知县、瑞安知县、衢州教授、检法官、监察御史、右正言、左司谏,建宁知府、福建转运副使、提点江东刑狱、提点浙西刑狱,兵部侍郎、右谏议大夫、给事中、太子詹事兼侍讲等。与福建莆田人平江令黄彻磋商诗赋,相知甚善,荣禄大夫、副都统黄府之岳父也。所著有《塘南陈侍讲文集》二十卷、《东海塘南诗话》五卷。卒赠大中大夫,光宗即位后赐谥号为“献肃”,寿六十有五。入祀乡贤祠。有极介绍其的文献《宋史·陈良翰传》。

  • 颜之推

    颜之推(531年—约597年),字介,生于江陵(今湖北江陵),祖籍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,中国古代文学家、教育家。学术上,颜之推博学多洽,一生著述甚丰,所著书大多已亡佚,今存《颜氏家训》和《还冤志》两书,《急就章注》、《证俗音字》和《集灵记》有辑本。

  • 袁宏道

    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
  • 汪元量

    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琳第三子。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。恭宗德祐二年(1276)临安陷,随三宫入燕。尝谒文天祥于狱中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出家为道士,获南归,次年抵钱塘。后往来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终老湖山。诗多纪国亡前后事,时人比之杜甫,有“诗史”之目,有《水云集》、《湖山类稿》。

  • 柳永

    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  • 朱琉

    朱辂,字国器,桂阳(今属湖南)人。哲宗绍圣四年(一○九七)进士(清嘉庆《桂阳县志》卷四)。初授湘阴尉,迁长垣。历通判邵州,知柳州、邵州。高宗绍兴八年(一一三八),为兵部员外郎,放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五)。十一年,入为太常丞(《宋史》卷一○三)。以母老乞近,授桂阳监使,致仕(《沅湘耆旧集》前编卷二○)。今录诗二首。

  • 王猷

    王猷,字世伦,南朝宋琅琊临沂人。太保王弘之侄,光禄大夫、东亭侯王柳之子,位侍中、光禄大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