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徐锴生平

徐锴生平介绍

徐锴(920~974)南唐文字训诂学家。扬州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徐铉之弟,世称“小徐”。字鼐臣,又字楚金,精通文字学,仕于南唐,秘书省校书郎起家,后主李煜时,迁集贤殿学士,终内史舍人。平生著述甚多,今仅存《说文解字系传》40卷,《说文解字韵谱》10卷。>>查看徐锴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先世会稽(今浙江省绍兴)人,後迁居广陵(今江蘇扬州)。徐锴生於後梁末帝贞明六年(920年),卒于宋太祖开宝七年(974年),享年五十五岁。

  四岁而孤,母方教铉,未暇及锴,能自知书。锴自幼聪慧,十岁即擅长作诗。令赋秋声诗,顷刻而就,尽见秋声之意。南唐烈祖升元三年(939年)20岁,其兄铉作〈包府君咏墓志〉,锴为其铭。

  南唐元宗保大元年(943年)24岁,为秘书郎,齐王景遂奏授记室。未久,兄弟均评军中书檄援引不当,锴贬为乌江尉。保大三年(945年)26岁,为右拾遗,集贤殿直学士。保大十一年(953)34岁,是年十二月,触怒唐主,再次贬为校书郎(宜为秘书郎)。是年正月二十日作〈先圣庙记〉,分司东都。保大十二年(954年)35岁,又召为虞部员外郎。保大十四年(956年)37岁,是时任屯田郎中知制诰,作《曲台奏议集序》。

  南唐后主乾德元年(963年)44岁,与其兄铉,共论猫事。铉疏得二十事,锴忆得七十余事,足见博学强记倍於常人。乾德五年(967年)48岁,后主召锴等对论天下事及用人之事。南唐后主开宝元年(968年)49岁,作《奉和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诗序》。开宝二年 (969年)50岁,游简言当国,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,每抑之。作〈陈氏书堂记〉 开宝三年 (970年)51岁,韩熙载卒,锴集其遗文。李穆使江南,见其兄弟文章,曰:“二陆不能及也!”开宝五年(972年)53岁,为右内史舍人,并受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,与其兄铉同为帝王侍臣,号为“二徐”。 乔匡舜卒,铉、锴挽诗各一首。开宝七年(974年)55岁,因兄徐铉奉使入宋,忧惧而卒。受谥为“文”,并追赠礼部侍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茅坤

    茅坤(1512~1601)明代散文家、藏书家。字顺甫,号鹿门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。嘉靖十七年进士,官广西兵备佥事时,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。茅坤文武兼长,雅好书法,提倡学习唐宋古文,反对“文必秦汉”的观点,至于作品内容,则主张必须阐发“六经”之旨。编选《唐宋八大家文抄》,对韩愈、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。茅坤与王慎中、唐顺之、归有光等,同被称为“唐宋派”。有《白华楼藏稿》,刻本罕见。行世者有《茅鹿门集》。

  • 赵元

    定襄人,字宜之,一名宜禄,号愚轩居士。幼举童子科。后调巩西簿,以眼病去官。有诗名。南渡后,往来洛西山中。

  • 潘伯脩

    伯脩,字省中,黄岩人。至正间,尝三中省试。方谷珍乱,劫致之海上,欲官之,不从,遂死于难。应梦虎作诗吊之,有「嵇康未必轻钟会,黄祖何曾爱祢衡」之句。今读其诗,缠绵感慨,多出入于二李之间。如《燕山秋望》、《丙申元旦》诸诗,则忠君爱国之心,固蔼然溢于言外也。

  • 贯休

    贯休(832~912),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

  • 杨旬

    代宗大历间任夔州推司。宋逸名著《金刚经感应传》载其事迹,并存诗2首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

  • 周默

    周默,字明道,汴都(今河南开封)人。宋初为太庙郎,改常州宜兴簿。能医(《青琐高议》前集卷七)。

  • 冯子振

    冯子振,元代散曲名家,1253-1348,字海粟,自号瀛洲洲客、怪怪道人,湖南攸县人。自幼勤奋好学。元大德二年(1298)登进士及第,时年47岁,人谓“大器晚成”。朝廷重其才学,先召为集贤院学士、待制,继任承事郎,连任保宁(今四川境内)、彰德(今河南安阳)节度使。晚年归乡著述。世称其“博洽经史,于书无所不记”,且文思敏捷。下笔不能自休。一生著述颇丰,传世有《居庸赋》、《十八公赋》、《华清古乐府》、《海粟诗集》等书文,以散曲最著。

  • 祢衡

    祢衡(173-198年),字正平,平原郡(今山东临邑)人(《山东通志》载祢衡为今乐陵人)。东汉末年名士,文学家。与孔融等人亲善。后因出言不逊触怒曹操,被遣送至荆州刘表处,后又因出言不逊,被送至江夏太守黄祖处,终为黄祖所杀,终年26岁(《三国演义》中为24岁)。

  • 湛汎

    清诗僧。俗姓徐,法名又作湛性,字药根,又字药庵,丹徒人。

  • 张翼

    (?—264)三国蜀犍为武阳人,字伯恭。刘备定益州,为书佐,迁蜀郡太守。刘禅时,历官尚书,左车骑将军,领冀州刺史。景耀末,魏军数道并攻,与姜维拒守剑阁。刘禅降,乃与维降魏。明年,至成都,为钟会乱兵所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