络脉中的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,络血之中,血泣不得注入大经。”
绿的异体字,见“菉竹堂集验方”条。
指出疹发热。为正气鼓毒外透的病机。清·郑卜年《瘄略》:“出瘄发热,愈壮愈妙,热壮斯能尽透。但须知此热,乃从胃腑中郁蒸而出,断不可误谓表邪,以大开其毛窍。”麻疹在疹出之前,需要发热,因发热可以鼓其邪毒外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茵陈蒿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即湿热下注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叶汝楠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余景和撰。刊于1894年。本书收集了清代医家陈学三、薛雪、叶桂等人的外科医案700余则,分为首、项、面、口等13部,共73病证。医案除叙述病情治法外,还注有余氏的案语评论。
病名。①指有流行性,因蛊毒引起腹部胀大,四肢浮肿,形体消瘦者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《医林绳墨·膨胀》:“至若蛊胀之症,所受山岚瘴气,或虫蛇蛊毒之物,遂使大腹作胀,肚见青红之纹。皆由山岚蛊毒之气,因
劳复证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热病劳复候》。参见劳复、温病劳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