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温阳利湿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:“玉茎硬不痿,精流无歇时,时如针状,捏之则脆,乃为肾满漏疾。韭子、破故纸各一两为末,每服三钱。”
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一部,1977年版。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.的叶。分布东北、华北及西北地区。甘、微涩,凉。清热解毒。治痢疾,肠炎。煎服:15~30克
证名。见《济生方》卷四。亦称善忘、喜忘、多忘。指记忆力减退,遇事易忘。多因心、肾、脑髓不足所致。《医林改错·脑髓说》:“所以小儿无记性者,脑髓未满;高年无记性者,脑髓渐空。李时珍曰:“脑为元神之府。金
足的别称。见《灵枢·经脉》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光慈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青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鬼针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门雪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