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仙拈集

仙拈集

方书名。又名《李氏经验广集良方》,4卷。清·李文炳辑。本书属于验方汇编,分内科、妇人科、小儿科及外科四门。每门又按病分类,共130余类。书中选方大多平易可取,并注明出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飞阳

    经穴名。代号,BL58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飞扬,别名厥阳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足太阳之络穴。位于小腿后外侧,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,当腓骨后缘处;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。

  • 漏睛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多由心经蕴热日久或风热外侵,内外合邪所致。症见大眥睛明穴附近隆起疮核,红肿疼痛,能波及胞睑及颜面部,甚至溃脓穿孔,并可身发寒热。穿孔久不愈者可为瘘。相当于今之急性泪

  • 吴仪洛

    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遵程。浙江海盐人。年轻时攻考科举,并读家藏医书,后行医,在当时以医术著名。所著《本草从新》(1757年)是对汪昂《本草备要》的增补;《伤寒分经》是对喻嘉言《尚论

  • 按跷

    按摩、推拿的古称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中央者,其地平以湿,……故其病多痿厥寒热,其治宜导引按跷。”唐·王冰注:“按,谓抑按皮肉;跷,谓捷举手足。”参见按摩条。

  • 苍棵子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苍耳子,详该条。

  • 齉(náng 囊)

    证名。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。参见鼻齆条。

  • 紫藤香

    见《卫济宝书》。为降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香菜

    ①见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为罗勒之别名。②出《韵略》。为芫荽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小驳骨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表、表浅或轻微之意,与里相对而言。如人本的皮毛、肌腠、经络为外,属表;外感邪在卫分或太阳经属表,病较轻浅,法当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