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钞类编》。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。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4卷,梁·甘之撰,已佚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即莲生桂子花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2卷。又名《药要便蒙》。清·谈鸿鋆撰。刊于1881年。本书取常用药物365种(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者143种,见于后世本草著作者222种),分为补益、宣通,祛寒、泻热、驱风、除痰、润燥、利湿
即螳螂子。又作妬乳。各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①指黑睛的外伤,“谓被物触打在风轮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②泛指眼珠的损伤。
即胃津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卷三。通常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,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瘢痕,如凝脂翳、宿翳等。实证多由肝风热邪引起,虚证常属肝肾亏损,阴虚火旺等,由外伤引起者,亦不少见。治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九。又名时疫发斑、温疫发斑、温毒发斑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