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目中常早晨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蟠蛇疬。见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又名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。多由脏腑积热,风热毒邪外袭所致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:“此证轻则无妨,重则疼痛,而白睛红色,乃生翳膜”。症初起,突然白睛赤肿,甚者目胞赤肿,刺痒热痛,羞明泪出,继而黑
病名。又作鬲消。即上消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心移热于肺,传为鬲消。”张志聪注:“鬲消者,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。”详上消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详该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苞蔷薇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计楠条。
①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。即肺之原太渊,左右各一;心之原大陵,左右各一;脾之原太白,左右各一;肾之原太溪,左右各一;肝之原太冲,左右各一;膏之原鸠尾;肓之原脖胦(气海)。“凡此十二原者,主治五脏六腑
五不男之一。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,称之为犍。参见五不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