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室秘录》卷六方。炒栀子三钱,白芍药二两,甘草、半夏、柴胡各一钱。水煎服。治火郁心痛。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指身体肥盛而经期错后者。多因肥人脾虚血少,兼痰湿阻滞。症见经行错后,量少色淡或有腹胀、浮肿等症。治宜健脾除湿,化痰导滞。方用苍附导痰丸、六君子汤等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灵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手掌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掌受血而能握。”
病名。干霍乱之俗称。《医学心悟·伤暑》:“谓干霍乱证,世俗名搅肠痧、乌痧胀。”详干霍乱条。
骨名。又名五指骨。见掌骨条。
穴位名。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详八华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草血竭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