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又名《注礼堂医学举要》。4卷。清·戴绪安辑于1886年。卷1脉学;卷2五运六气;卷3汤头歌;卷4校补药性。其中以脉学叙述较详,运气主病和用药颇多机械推算。
①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楮实子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人参、菟丝子、肉苁蓉、菊花、熟地黄、当归、牛膝、知母、黄柏、青盐各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服五十丸,空腹盐汤送下。治玉翳遮睛,初起红肿赤脉穿睛,渐生白翳
病名。又名痛痹、骨痹。《灵枢·贼风》:“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,藏于血脉之中,……腠理闭而不通,其开而遇风寒,则血气凝结,与故邪相袭,则为寒痹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寒痹者,四肢挛痛,关节浮肿。”《症因
恐惧与肾有关。肾精充足则肝血足而胆壮,肾精虚则肝血虚而胆弱易恐。恐惧过度则耗伤肾气,使精气下陷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在脏为肾,……在志为恐。”
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见景岳新方砭条。
病名。①“俗名近视眼是也。”(《青囊真秘》卷一),指近视眼之暗适应功能差,入暮则视物较困难似鸡盲。②雀目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见广温热论条。
证名。又名齆鼻。齆,鼻病也(《玉篇》)。又鼻塞曰齆。①指嗅觉失灵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鼻气不宣调,故不知香臭,而为齆也。”②俗称阻塞性鼻音为齆鼻。如《十六国春秋后赵录》有“王谟齆鼻,言不清畅”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七方。竹沥一斗四升,独活、芍药、防风、茵芋、甘草、白术、葛根、细辛、黄芩、川芎各二两,桂心、防己、人参、石膏、麻黄各一两,生姜、茯苓各三两,乌头一枚。为粗末,以竹沥煮取四升,分六次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