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。即魇。详该条。
即玉门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。参见玉门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紫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《中医临床参考丛书》之一。江苏新医学院主编。本书为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修订本,首为方剂总论,次为各论,共21章。分述各类方剂的组成、类别及其主要成方。选方约300余首,列述各方的组成、用法、功
病名。①指冬季感受不正之气而至春发病者。与伤寒、温疫源本小异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二:“伤寒,时行,温疫,三名同一种耳,而源本小异。其冬月伤于寒,或疾行力作,汗出得风冷,至夏发,名为伤寒。其冬月不甚寒,多
中医眼科手术方法。即针拨白内障术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儿生下一个月后,忽然乳不下咽,肚硬如石,腹壁色红如朱,撮口而哭,手足口气俱冷的病证。古人认为是因断肠,结扎不紧,为风邪所乘而成。治以祛风散寒为主。用乌梅散(《证治准绳》
【介绍】:见环跳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