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包公藤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原

    脉学著作。3卷。日本。大西葆光撰于1860年。本书广引历代医家之说,阐述常见27种脉象所主病证。又摘录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有关脉诊之原文,结合个人临床心得,分析其病证及治法。书中或因脉论证,或因证

  • 贺汝瞻

    【介绍】:见贺岳条。

  • 舌鉴辨正

    舌诊著作。2卷。清·梁玉瑜传,陶保廉录。书成于1894年。据本书凡例记载:“四川万县王文选所刻《活人心法》四册,内有《舌鉴》。据云:合张(登)氏一百二十舌,《薛氏医案》三十六舌,梁邑段正谊瘟疫十三舌,

  • 藿香正气丸

   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藿香正气散条。

  • 水仙子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五谷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补火泻

    即艾灸补泻,见该条。

  • 阴股

    同股阴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脉要图注详解

    见脉要图注条。

  • 灵枢注证发微

   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。

  • 下焦

    ①三焦之一。指体腔的下部,自胃下口至二阴的区间。它的主要功用,是分别清浊,渗入膀胱,排泄废料,其气主下行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下焦者,别回肠,注于膀胱而渗入焉;故水谷者,常并居于胃中,成糟粕,而俱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