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凤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惊吐,见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。即飞龙阿魏化坚膏,见该条。
指十二经脉、任脉、督脉的络脉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孙络之脉别经者,其血盛而当泻者,亦三百六十五脉,并注于络,传注十二络脉,非独十四络脉也,内解泻于中者十脉。”
证名。指腹部皮肤紧绷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腹少腹病源流》。常见于单腹胀,鼓胀等病。详各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在颊部的后方,耳根前方的部分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蕃者,颊侧也。”
指进、出针时配合病人呼吸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吸则内针,无令气忤,静以久留,无令邪布,吸则转针,以得气为故,候呼引针,呼尽乃去,大气皆出,故命曰泻……呼尽内针,静以久留,以气至为故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王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