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平仲
【介绍】:
隋代医药学家。撰有《灵秀本草图》六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
隋代医药学家。撰有《灵秀本草图》六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即脊骨弯曲突起,如龟之背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儿生下客风入脊,逐于髓,即成龟背。”或由胎禀不足,调养失宜,脾肾两虚,脊骨柔弱所致。症见脊柱弯曲畸形,高突隆起,步行伛偻,形体羸瘦。可见于佝偻病、
证名。水溢肌肤为肿,气滞于中为胀。《景岳全书》:“肿胀之病,原有内外之分。盖中满者谓之胀,而肌肤之胀者,亦谓之胀。若以肿言,则单言肌表,此其所以辨也。”治肿宜化气利水,用五皮饮、五苓散等化裁;治胀宜行
见妇人良方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薤白,详该条。
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。”
病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直腹泄,饮食入口,少顷即出。”即直肠泻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咳而小便自出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肾咳不已,则膀胱受之;膀胱咳状,咳而遗溺。”治用茯苓甘草汤、《校注医醇賸义》加味茯菟汤等。参见咳嗽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救必应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