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角
上、下唇交会处。因在口的两侧,故称。
上、下唇交会处。因在口的两侧,故称。
按摩的俗称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播,扪持也。”
方书名。1卷。清·毛世洪辑。刊于1791年。本书集录作者试用有效单方,分为头面、眼目、耳鼻、喉口、胸腹、四肢、下部、二便、妇女、小儿、疮毒、癣疥、伤科以及中毒、奇病等19类。每类除选录方药外,并多附以
见《中药通报》5(1):26,1959。即大金钱草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木蝴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又称经络现象、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。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病症。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、艾灸、通电、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。经络感传的性质,因刺激原和
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六:“……肛门左右别生一窍,流出脓血,名为箄漏。”肛漏之一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卷十四。即目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