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吸门

吸门

人体部位。古人认为会厌为呼吸出入之门。《难经·四十四难》:“会厌为吸门。”而《儒门事亲》卷三认为“会厌之下为吸门。”故吸门包括今之声带、会厌等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腭疮

    病名。多由脾胃三焦蕴热而成。症见上腭生疮如黄粟,疼痛,口中腥臭;或见畏寒发热。治宜泻火解毒。可选用凉膈散、清胃散等加减,外吹冰硼散。参见上腭痈条。

  • 蘡薁(yīng 婴 yù 玉)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又名山葡萄、野葡萄藤、接骨藤。为葡萄科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Hance的茎叶。分布华东及江西、湖北等地。甘,平。祛湿利尿,清热解毒。①治风湿痹痛,淋病,痢疾,哕逆,乳腺

  • 张路玉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璐条。

  • 气虚崩漏

    病证名。多因素体虚弱,忧思不解,或饮食失节等损伤脾胃,以致气虚冲任不固,血失统摄。症见阴道出血量多,或淋沥不止,色淡质稀,疲倦气短懒言,不思饮食等。治宜补气固摄。方用举元煎,或补中益气汤。血多加阿胶、

  • 德敦·查巴旺西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红教喇嘛。1012年在桑鸢寺乌兹经堂内发掘出密藏的《四部医典》手抄本。为《四部医典》传世作出贡献。

  • 沈氏棉子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棉子八两,升麻、炮姜各四钱,白术一两,半夏八钱。为末,砂糖炒烊和丸,每服二钱,空腹米汤送下。治感伤寒冷而成寒积,腹中疼痛,喜按,喜暖,口吐清水。

  • 拳毛倒睫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倒睫拳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槟榔衣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大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针灸传真

    针灸著作。又名《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》。赵熙、孙秉彝、王秉礼合编。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:①《针灸传真》2卷,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、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。②《名医刺法》2卷,为抄录

  • 徐大椿

    【生卒】:1693~1771【介绍】:清代著名医家。字灵胎,又名大业,江苏吴江人。祖父徐釚,曾任翰林院检讨并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他学有家传,通天文、水利等,更工诗文。年轻时因见家人多病而学医,前后行医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