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咽喉不利

咽喉不利

证名。系指咽喉不适,或干、或痛、或异物感,呼吸吞咽均感不适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府藏冷热不调,气上下哽涩,结搏于喉间,吞吐不利,或塞或痛。故言咽喉不利。”有虚实之别。因于实者,多由肝郁气滞痰浊壅塞肺系;或由肺胃伏火,感受外邪,致肺气壅塞,气机不利等而致。治宜理气祛痰疏肝解郁疏风清热。可选用半夏厚朴汤黄连温胆汤粘子解毒汤等加减。因于虚者,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,薰灼咽喉;或由肺胃阴虚,咽喉失养等所致。宜滋阴降火养阴利咽。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养阴清肺汤等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瀼(ráng 攘)泄

    古病名。又称滚泻。①指停饮积食所致的泄泻。《医学入门·杂病》:“停蓄饮食,数日乃泻,腹胀者,名瀼泻。枳术丸、没食子丸;烦渴或兼呕者,钱氏白术散、参苓白术散;食少肠鸣,四肢困倦者,升阳除湿汤;日止夜泻者

  • 痧症全书

    3卷。清·王凯编撰。书成于1686年。原序称“深山野人”林森曾向王氏面授《痧书》,复经王氏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闻编成此书。全书论析痧原、辨证、治法、用药大法、多种痧症证治及治疗方剂等。内容与《痧

  • 心气通于舌

    心与舌有密切关系。舌功能的正常有赖于心机能的正常;反之,舌象的变化也可反映某些心的功能状况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。”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心病者,舌卷短。”

  • 停饮心痛

    病证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五十六:“心属火,其气炎上,饮为水,其性趋下,……若水饮停积于胸中,火气不得宣通,则阳虚阴盛,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,是为停饮心痛也。”参见心痛、饮心痛条。

  • 伤中

    ①针刺伤膈膜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中膈者,皆为伤中。”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。过食腻滞,或嗜酒无度,或过食高粱厚味,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。

  • 镵针

    古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又称箭头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镵针者,取法于巾针,去末寸半,卒锐之,长一寸六分,主热在头身也。”其针头部膨大,末端锐尖,形如箭头。主要用于浅刺出血,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。

  • 费氏食养

    食疗丛书。清·费伯雄编。又名《费氏食养三书》。共收入三本食疗著作。其中,《食鉴本草》为费氏亲撰,成书于1883年;《本草饮食谱》乃代文晟辑,经费氏鉴定,成书于1850年;所附《食养疗法》系费子彬著,成

  • 痰话

    证名。指因痰火而失神乱语。《万病回春·痰饮》:“痰话者,痰火作热,惊惕不安,错语失神者也。”治宜清火、豁痰、宁神。方用加减温胆汤等。参见痰证条。

  • 室女

    指未婚女子。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第十三问:“室女者,乃未出闺门之女也。”

  • 拳顶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手握拳,用食指或中指近端指间关节的背面用力按压穴位。作用似按法而刺激量较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