咽喉科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宋代未独立设科,元、明代医学分十三科,始独立设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宋代未独立设科,元、明代医学分十三科,始独立设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①沉脉的简称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迟缓相搏,名曰沉。”②指月经沉滞而不行(一说沉指痔疮)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小肠移热于大肠,为虑瘕,为沉。”
①鼻柱骨之别名。详鼻条。②经穴名。代号BL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项部,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,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.3寸处。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、静脉干。主治头痛,项强,目赤痛
【介绍】:见李小有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。即神效栝蒌散作汤剂。治小肠痈脓已成者。见神效栝蒌散条。
眼的五轮之一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冰轮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肾属水,曰水轮,在眼为瞳人。”即瞳神。其疾患多与肾、膀胱有关。详瞳神条。
【介绍】:见忽泰必烈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二。又名冒暑眩晕、感暑眩晕。症见眩晕欲仆、口渴,烦躁,或见身热,甚则昏不知人,脉虚。治宜解暑化湿。宜用人参白虎汤、香薷饮、黄连香薷饮、消暑丸等方。参暑湿眩晕条。
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卡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即年老血崩,详该条。
①相气十法之一。诊察病人面色的浮露与隐沉以了解疾病的表里浅深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察其浮沉,以知浅深。”《望诊遵经》:“浮者病在表,沉者病在里。”初浮而后沉者,病自表而之里,初沉而后浮者,病自里而之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