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喉痧正的

喉痧正的

书名。1卷。清·曹心怡撰。刊于1890年。本书论述喉痧(即猩红热)一病的源流、病因、病证、脉象治法、禁忌等,并附若干治疗方剂。有独到之处,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(附增眉注)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表热

    表证类型之一。指感受风热阳邪,出现以发热、微恶风寒、头痛、口渴,舌苔薄白或微黄略干,或舌尖红,脉浮数为特征的症状。

  • 下损及上

    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。参见上损及下条。

  • 臑骨

    骨名。即肱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臑骨,即肩下肘上之骨也。”

  • 铁色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尾椿

    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
  • 月候过多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过多,详该条。

  • 辨斑疹

    皮肤出现斑疹,可见于小儿风疹、麻疹等病,或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,或见于出血性疾病。一般来说,出疹主在表为轻,出斑主在里为重。斑疹分布稀疏,色泽红润,热毒较轻;斑疹反复出现,分布稠密,色泽深红或紫暗,

  • 胎弱

    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胎怯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本池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廉泉,见该条。

  • 朱奉议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肱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