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又名《急救奇痧方》、《异痧杂证经验良方》。1卷。撰人不详(书前简介有“觉因道人识”字样),陈念祖原评。此书分述49种病状奇异的痧症症治,并介绍疟、痢、伤寒、瘟疫、中暑、霍乱、喉症、外科、伤科、皮
见针方六集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奎条。
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以协助太医院高级官员工作,官阶正四品。
见中气下陷条。
五善之一。口和不渴,小便清长者为肾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四。即痄腮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:“发于尻,名曰兑疽。”又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尻,名曰锐疽。”兑通锐,兑疽即锐疽。详见鹳口疽条。②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:“发于股阳,名曰兑疽。其状不甚变,而脓附骨。
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协助按摩博士的教学活动,官阶为从九品下。参见太医署、按摩博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