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经来呕吐。详该条。
出《幼科全书》。即胎怯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毛窍出血。详见该条。
书名。简称《寒温条辨》。6卷。清·杨濬撰于1784年。作者鉴于伤寒、温病易于混淆,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。卷1列述伤寒和温病的脉证、病因、治法等多方面内容;卷2~3辨析伤寒、温病各种病候;卷4~5医方
痰证之一。①指因气虚阳虚,脾胃无力宣行水谷,致痰水结聚于胸膈,浸渍于肠胃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痰饮诸病候》:“冷痰者,言胃气虚弱,不能宣行水谷,故使痰水结聚,停于胸膈之间,时令人吞酸气逆,四肢变青,不能食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风轮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沉香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宜,适宜。指根据与五脏相通应的六气的病机特点而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审察病机,无失气宜,此之谓也。”
指雷火之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风气通于肝,雷气通于心,谷气通于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