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垂帘障

垂帘障
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生于风轮,从上边而下,不论厚薄,但在外色白者方是。若红赤及变症,非本病也。……因其自上而下,如帘垂下,故得其名。”参见赤膜下垂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祝味菊

    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四川人。曾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,主张吸收西医之长处以改进中医,著有《伤寒质难》。

  • 漏瘤湿癣

    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十九羊蹄,谓“浸淫日广,痒不可忍,愈后复发,出黄水。羊蹄根捣,和大醋,洗净涂上。”相当于湿疹类的皮肤病。

  • 手少阳之正

    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少阳经别,见该条。

  • 宁坤秘籍

    书名。又名《竹林寺女科》。实际上是题名《竹林寺女科》的传本之一。3卷。竹林寺僧撰。清代刊行。卷上载妇科91症,79方;卷中、下为产后生化汤论及经验良方。本书另有收载妇科110症或110症等多种传本,书

  • 黄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惟周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精于诊治伤寒,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,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,而多用参、芪补益之剂,为当地名医。著有《脉诀》、《医学纲目》,已佚。

  • 逐日经来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:“逐日经来有几点便住,或五日或十日,又来几点,一月之间常来三、四次,面色青黄,先用胶艾汤(川芎、艾叶、熟地、红枣、阿胶珠),后用紫金丸(三棱、莪术、良姜、乌药、枳壳、槟榔

  • 桂枝黄芪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桂枝、白芍药、甘草、黄芪、生姜、大枣。水煎服,须臾饮热稀粥,取微汗。治黄疸脉浮宜汗者。

  • 凤石医仙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豳条。

  • 龟子骨

    即胸骨。

  • 童男

    未成年的男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