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广西志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瘰疬迅即发生红肿者。《疬科全书》:“亦有骤然红肿,非色欲所致,即餐膳不谨,此无定名,随症皆可致此。”宜豁痰散结,服消肿汤。
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撰有《养生经》一卷,已佚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。即竹沥达痰丸,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温病条辨》卷一:“太阴伏暑,舌白口渴,无汗者,银翘散去牛蒡、元参加杏仁、滑石主之。”详伏暑条。
指肾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肾者主蛰,封藏之本,精之处也。”封藏,固密储藏之意。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,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,宜固密不宜耗泄,否则将影响身体其他脏腑以至全身的机能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。又名牙龈胬肉。多由阳明湿热熏蒸所致。症见齿龈间渐生胬肉,致齿牙壅叠不齐。治宜清热除湿。可选用清胃散、甘露消毒丹、三仁汤、温胆汤等加减。或可用生地黄汁一杯,皂角数片,
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眼弦赤烂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881~1947【介绍】:原名丰功。陕西米脂人。廪生,初以教书为生,后返卿行医,医术高明。历任陕甘宁边区米脂县参议长、边区参议员、副议长,边区政府副主席。提出“精兵减政”,重视扫盲、普及卫
①指肝、心之火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肝一阳也,心二阳也,肾孤藏也,一水不能胜二火,故不能冻慄。”②指肺、心之火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夫二火不胜三水,是以脉乱而无常也。”王冰注:“二火,谓二阳脏;三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