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肠咳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叉选穴法

    指根据经脉相互交贯的理论取用健侧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。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·玉龙歌》:“口眼斜最可嗟,地仓妙穴连颊车,左泻右依师正,右泻左莫令斜。”其它如左牙痛取右合谷;左侧瘫痪取右侧穴位等。本

  • 风偏枯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指因于风湿而致的偏枯证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九:“风偏枯。论曰:气血不足,腠理开疏,风湿客于分肉之间,久而不差,真气去,邪气独留,乃为偏枯之疾。”症见半身不遂,肌肉枯瘦而

  • 猫儿刺

    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。②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茵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脉诀启悟注释

    脉学著作。简称《脉诀启悟》。1卷,原题清·徐灵胎撰。本书首论诊法,次分述浮、沉、迟、数、滑、、虚、实等28脉,各辨其形象、主病、寸关尺、虚实(指证候合脉)、兼脉、兼象等。每脉均列“诊宗脉学”(内容与《

  • 疰痖

    出《治疹全书》。即疹后失音。详该条。

  • 耳疳

    病名。又名沍耳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:“耳疳生疮臭秽,乃足少阴、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。”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耳疳时出黑臭脓。”由胃经湿热与肝经火毒相兼而成,耳中流脓色黑而腐臭。治宜清火利湿。

  • 白刃疔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又名肺疔。初生白皰,顶硬根突,破流血水,痒痛兼作,多生鼻孔、两手,易腐易陷,重则腮损咽焦,咳吐痰涎,鼻焮气急,此属肺经毒火而成。治同疔疮;生于鼻者,治同鼻疔。参见疔条。

  • 小中

    病名,指中风轻症。《世医得效方·风科》:“中风要说:若风归手足,名曰小中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中风源流》:“小中者何?其风之中人,不至如脏腑血脉之甚,止及手足者是也。若遇小中症,切不可用正风药深切治之,

  • 医方纪原

    方书。3卷。日人甲贺通元撰于1720年。本书选常用方1500余首,分为57类。每方详考方剂原委,间录古今名医有关论述,阐发古人立方本旨,及治证、加减、煎法、汤使妙意,以知变通。收入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

  • 疟疾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四。指以间歇性寒战、高热、出汗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。古人观察到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。《内经》称疟、痎疟;《金匮要略》称疟病。多因风寒暑湿之邪,客于营卫所致。因体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