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清冷的饮料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齿痛不忍清饮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,详搐条。
五膈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“胸胁逆满,噎塞不通,呕则筋急,恶闻食臭,名曰怒膈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少阳络脉,见该条。
又称津伤化燥。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。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,内热亢盛等原因,都能使邪气化燥,出现口干口渴、唇焦咽燥、便秘尿少、干咳、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
见《皇汉医学·产科发蒙》。即儿枕痛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《证治准绳》组成部分。又名《伤寒证治准绳》。8卷。明·王肯堂编撰。刊于1604年。卷首入门辨证诀,鉴别外感、内伤之发热,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、证方面的不同点。卷1介绍伤寒总例;卷2~4列
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