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疫疔。见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枸杞叶之别名,详枸杞条。
隧:经隧(络)。即经穴。《十四经发挥》:“其隧穴之周于身者,六百五十有七。”
即保健按摩。见该条。保康大夫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较高者,官阶从三品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,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,而及早治疗,故名。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,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、地、四时、五行、三部九候,全面审察。
外治法。用于失枕的治疗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失颈头不能转,使患人低坐,用按摩法频频揉摩,一手按其头,一手扳其下颏,缓缓伸舒,令其正直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荔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灵枢·病传》。乔,同“蹻”,用足踩;摩,按摩,用手按压或抚摸。蹻与摩都是通过压按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以调整阴阳气血,疎通脏腑经络气机的治疗方法,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称为“按蹻”,现代则属“推拿”范畴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即鹿茸丸第三方,见鹿茸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