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。
指肩胛骨、子骨,左右共四块。详各条。
正骨手法。见《陈氏秘传》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。以右腕为例:患者正坐仰掌,医者以左手托捏伤臂固定不动,再以右手握其掌部,用力拔伸,感到关节滑动声即已复位。
兑,通锐。即锐发。《人镜经》:“耳前发脚为兑发。”详锐发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:“狂走欲斫刺人,或欲自杀,骂詈不息,称鬼语者,灸两口吻头赤肉际各一壮;又灸两肘屈中五壮,又灸背胛中间三壮,三日报灸三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将后者列作奇穴,定位在肩胛骨冈下
宋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,主管该局之工作。
《类证治裁》卷七方。篇蓄一握。水煎服。治脱肛,肛头虫痒。
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由肝经湿热下注而成。症见阴囊处起粟作痒,破流脂水,甚至肿痛,反复发作,缠绵不愈。治则清肝利湿。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外搽黄柏散或苏叶研细外撒。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