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“形似杨梅,只痒不痛,乾燥无脓,此梅毒将发之候也。”宜先服如圣散,再服托里解毒汤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天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矮陀陀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推拿麻醉。见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黄荆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南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物图考》。为荔枝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气血少弱,骨木不荣,由肾气未成,肝肺壅热上冲于脑,遂令发枯,骨髓不足而囟不合。即解颅,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刺有五邪。”指对五类病邪分别用不同针具予以针刺的治疗方法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名五邪刺。五邪为痛邪(疮疡)、大邪(病邪实盛)、小邪(正气亏虚)、热邪及寒邪。此“五者之病,皆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榼藤子之简称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