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子午流注针法

子午流注针法

针法著作。承淡安等编。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上的应用。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岐伯经

    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10卷,已佚。

  • 滋肾通关丸

    即通关丸,见该条。

  • 手心主经筋病候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孟冬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心主筋,……其病,当所过者支转筋,前及胸痛息贲。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,名曰孟冬痹也。”

  • 土甘草豆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相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伤寒例新注

    见伤寒论注条。

  • 鼻痛

    指鼻腔疼痛。多因风邪郁热、痰火上阻清窍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鼻痛候》:“肺气通于鼻,风邪随气入于鼻内,搏于血气,邪正相击,气道不宣,故鼻痛。”症见鼻塞隐痛,口舌干燥等,治宜宣肺通窍,用藿香正气散、祛风通

  • 天行头痛

    病证名。指传染性疾病而见头痛者。《症因脉治·外感头痛》:“头痛之症,初起不因内伤,忽尔头额作痛,沿门多病,大小传染,此外感岁运之气,所谓天行症也。”多因湿毒侵袭,搏于经络所致。症见头痛,身发寒热,头面

  • 转阴过阳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猿猴摘果条。

  • 经络伤

    病名。指外伤引起经络气血损伤的病证。见《圣济总录·伤折门》卷一百四十四。多因跌打、碰撞伤及经络所致。伤后轻者脉道不畅,气机不顺,血流受阻,局部轻度肿痛;重者脉道破裂,血离经脉,或瘀留体内,气机受阻,或

  • 产后咽喉作蝉声

    病证名。产后危证之一。出孟葑《仁寿镜》。因产后败血冲遏于心,入于肺,气与血并,喉声如蝉鸣。治宜乳香一钱,煎汤入陈酒三分服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