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安胎

安胎

出《经效产宝》。指对胎动不安,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预防流产的治疗。治则有二:因母病以致胎动者,应治母病,其胎自安;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,安胎母自愈。治法参见胎动不安、滑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方子明堂灸经

    灸法专书。8卷。元·西方子(姓名不详)撰。元初刊行。本书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。各卷分绘正面、侧背面、侧(伏)面的腧穴图和各腧穴的部位、主治病症及灸法等,收集资料颇多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(附:

  • 檗皮

    出《伤寒论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

  • 痒痒草

    见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甜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厉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痈疽》。又名厉疽。多由足三阳经湿热下注或足三阴经亏损所致。发于足旁小趾之侧。若初起红肿疼痛,溃破有脓,属湿热偏盛,为顺证,易治;若初起局部色黯,痛不显,不易成脓,或溃破清稀,属阴气凝结

  • 椒苄(hù 互)丸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六方。川椒(去目,微炒)、熟地黄、生地黄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腹盐米饮送下。治目昏多泪。

  • 五毒草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杠板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狗脚刺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肉龟

    病名。①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瓜痈。见该条。②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发际疮之别称。见该条。

  • 易简杏子汤

    见《医垒元戎》。即杏子汤第一方。见杏子汤条。

  • 馒头果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算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