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肝病证治

小儿肝病证治

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肝为刚脏,主风。故病多大叫,目直视呵欠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等。肝热壮热引饮,喘闷,口中气热,目内青,直视,身反折强直,手乱动;实则目直视,大叫,抽掣有力,宜泻火清肝,用泻青丸,或龙胆泻肝汤热极生风,风火相扇,痉挛反张,宜清肝熄风,用羚角钩藤汤虚风内动,手指蠕动,甚或瘛疭,心憺憺而动,脉象细促者,宜三甲复脉汤育阴潜阳。《幼科要略》:“肝病惊骇,木强火炽,其病动不能静,且火内寄肝胆,火病来必迅速,后世龙荟芩连,必加冰麝硝黄,取其苦寒直降,咸苦走下,辛香透里窍之闭也。如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皆可选用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藿香正气丸

   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藿香正气散条。

  • 热烦啼

    病证名。小儿心经伏热烦躁而啼。多系热扰心阴所致。《片玉心书》谓“其哭无泪,见灯则喜而止。”治宜清心养阴。用导赤散加麦冬、栀子。

  • 祝春渠

    【介绍】:见祝源条。

  • 二十四号渐象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。即陈皮厚朴汤,见该条。

  • 紫蕺

    出《救急易方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解暑三白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茯苓、泽泻、白术各二钱,生姜三片,灯草二十茎。水煎服。治冒暑作泻。

  • 挂线法

    是用药制丝线(或普通丝线)或橡皮筋等挂断肛门瘘管的方法。亦适用于疮疡溃后形成的瘘管。其原理是利用线的张力促使局部气血阻塞,肌肉坏死,以达到切开瘘管的目的。

  • 太阳表虚证

    太阳经证之一。详太阳中风条。

  • 百解头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广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玉版论要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讨论揆度奇恒的运用方法,并举出色脉为例。古人认为这个方法很重要,值得“著之玉版”,故名。内容扼要地论述了病色、脉象与证治、预后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