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骨蒸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孟言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调条。

  • 胡本草

    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7卷。唐·郑虔撰。《本草纲目》称本书所收“皆胡中(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以及西域地区)药物”。已佚。

  • 肾阳不振

   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。证治同肾阳虚,详该条。

  • 经验良方全集

    方书名。4卷。清·姚俊辑。于1863年。本书分保养、补益、急治、伤寒感冒、瘟疫瘴气、中风、中寒等80余门,包括各科病症验方约2000余首。卷4痘疹易知,论述痘疹因证,并附治疗方剂。

  • 灰边紫中舌

    舌边淡灰,中根淡紫。见于瘟疫邪热入营。症见卒然昏仆,不省人事,或狂妄烦躁,或自舌尖而不知痛。治宜清热解毒、清心凉营。

  • 颈项强痛

    证名。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引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常可与项强、项痛、颈肿并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颈项病源流》:“颈项强痛,肝肾膀胱病也。三经感受风寒湿邪,则项强。风热胜,宜加味小柴胡汤;湿胜,宜加味逍

  • 面浮

    指面部虚浮微肿。多属虚证。《古今医统·面部门》:“面浮属脾土肺金,……面浮则为虚。因脾伤劳役,饮食失节,水土不调,脾气输散不常,肺气传布失度,故面虚浮,眼下如卧蚕之状,或有气喘,皆其候也,此正气不足,

  • 因时制宜

    治疗基本法则之一。按照季节寒热的不同,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。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,治疗也应注意气候的特点。例如夏季气候炎热,腠理疏开,对于患风寒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,以免汗多而耗伤阳气,损伤津液

  • 儿科醒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芝屿樵客撰,撰年不详。本书除将儿科疾病分别按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论证外,并有辨惊风之误一文,认为古无惊风之名,所谓惊风乃“大惊猝恐”等十病;次为小儿不可饿论及治痘、治疹二论。现有《珍

  • 酒瘤

    病名。指瘤体因饮酒而变化者。见张觉人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酒瘤,吃酒时则厚坚不软,不吃酒时则软而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