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石见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用燥湿的药物,以治疗湿浊内盛,胸痞腹满之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燥可去湿,桑白皮、赤小豆之属是也。”又如脘腹胀满、怠倦恶食、口和不渴,舌苔白腻而厚,用平胃散以燥湿健脾。
即医界。
指咽后壁上的后鼻道,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必经通路,相当于鼻咽部。足厥阴肝经过此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……。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,颃颡不开,分气失也。”《类经》卷二十一:“颃颡
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一。即赤白游风色赤者。即胎热丹毒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杓指》卷二。指喉痹之发于一侧者。治同双喉痹。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。即独胜散第一方,见独胜散条。
①泛指肝脏的各种热证。如肝火、肝阳上亢、肝气热、肝实热等。详各条。②专指肝胆湿热化火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,腹痛多卧,身热,热争则狂言及惊,胁满痛,手足躁,不得安卧。”治宜清利肝胆、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桔梗汤第三方,见桔梗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