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葡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老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注。即大泻刺,见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乌头煎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胡黄连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外科医家。撰《痈疽论》2卷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,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,而及早治疗,故名。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,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、地、四时、五行、三部九候,全面审察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樟柳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姚浚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色赤而长带尖,有寒热。治同疔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