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巨骨

巨骨

经穴名。代号LI16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、阳蹻之会。位于肩端上,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岗之间凹陷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,副神经分支,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、静脉。主治肩背疼痛,半身不遂,瘾疹,瘰疬;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(图23)。②柱骨别名。见该条。③药名。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溲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图23

猜你喜欢

  • 胞阻

    病名。①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妊娠腹痛。详该条。②指胎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漏胞者、谓妊娠数月,而经水时下。……冲任气虚,则胞内泄漏,不能制其经血,故月水时下,亦名胞阻。”

  • 牛拘丁

    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其状肉色皰起,掐不破,痛痒不显。不治亦无危险。

  • 膏疸

    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为九疸之一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四。以肺瘅为膏疸,症见身面皆黄,饮少而小便多。多因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有瘀热所致。治宜秦椒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条。

  • 蚰蜒黄

    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蚰蜓黄者,喉中似噎,喘息不调,四肢疼闷,言语不正,水米难下,若颊内有青脉出口角,手足乱动,冷者难治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身体凉冷,舌上黑脉,及两颊有青

  •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

    见大观本草条。

  • 怪脉

    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。详七怪脉、十怪脉条。

  • 声弘

    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系指声音洪亮。详见声怯条。

  • 胃溃疡粉

    即乌贝散。见该条。

  • 燥结

    因津液亏损,胃肠干燥而致大便秘结的证候。症见口渴、便秘,尿赤,舌红苔黄干燥,脉数等。《温病条辨·中焦篇》:“燥结甚者,间服增液承气。”

  • 甄权

    【生卒】:约540~643【介绍】:唐代名医。许州扶沟(今河南扶沟)人。因母病而与弟立言发奋学医,攻读医方。成为当代名医,尤长于针灸术。隋鲁州刺史库狄嵌苦风患,手不得引弓,诸医不能治。权为针肩一穴,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