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紫薇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阳虚不能作汗之证。《伤寒论大全》卷四:“头痛发热,项脊强,恶寒无汗,用发汗药二、三剂,汗不出者,……殊不知阳虚不能作汗,故有此证,名曰无阳证。”治宜再造散。参见亡阳证等条。
【介绍】:见沈彤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期医生。当过太仓长(一说太仓马长)。菑川王派遣他向淳于意学习,医术得到很大提高。
病名,指中风轻症。《世医得效方·风科》:“中风要说:若风归手足,名曰小中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中风源流》:“小中者何?其风之中人,不至如脏腑血脉之甚,止及手足者是也。若遇小中症,切不可用正风药深切治之,
见陈稚泉《妇科心得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疟发于足少阴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少阴之疟,令人呕吐甚,多寒热,热多寒少,欲闭户塞牖而处,其病难已。”治宜先用人参白虎汤,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。参见三阴经疟条。
①泛指全身穴位。输,古与俞、腧通。故亦作俞穴或腧穴。②五输穴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所注为输。”意为脉气至此已较强盛,犹如水流之注输于深处,故名。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。其临床应用,《灵枢·顺
七情之一。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恐伤肾。”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,阴阳破散,经络厥绝,脉道不通。”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恐则气下。”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。《灵
现代针灸术语。指接受针、灸等刺激的穴点。有严格的定位条件。它与刺激区的区别在于刺激点是点而不是面。或作穴位的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