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元宝草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錾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中级官员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官阶从三品。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病名。古人对胎前发生神志方面急症的称呼。郑玉峰《郑氏女科真传》:“妊娠怔忡惊悸多睡,腹满连脐急疼,坐卧不安,胎气既成,安养五脏则可。或为喧呼心惊悸乱,皆因气厥,致令胎惊而有此症,兼筋骨伤痛,四肢不安,
即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,故名。又称艾条。一般长20厘米,直径1.5厘米,重约10克。艾卷可以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,前者称纯艾卷,后者称药艾卷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机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调条。
见《寓意草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