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痹

心痹

病名。由脉痹发展而成,亦有称为脉痹者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心痹者,脉不通,烦则心下鼓,暴上气而喘,嗌干善噫,厥气上则恐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心痹候》:“思虑烦多,则损心,心虚故邪乘之,邪积而不去,则时害饮食,心里愊愊如满,蕴蕴而痛,是谓之心痹。”《圣济总录·心痹》:“脉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心,是为心痹。”《症因脉治·心痹》:“心痹之症,即脉痹也。脉闭不通,心下鼓暴,嗌乾善噫,厥气上则恐,心下痛,夜卧不安。”治宜茯神汤赤茯苓汤秦艽汤紫石英散、犀角散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运三气

    运气术语。又名五运三纪。五运之气的太过、不及、平气等三种变化的合称。

  • 青龙摆尾

    ①针刺手法名。出金·窦汉卿《金针赋》。又名苍龙摆尾。其法进针得气后,斜刺向病所,持针勿转,不进不退,然后向左右慢慢摆动针柄,如扶船舵状。一说“行针之时,提针至天部(浅部),持针摇而按之”(《针灸问对》

  • 李当之本草经

    书名。见《隋·书经籍志》。1卷,三国时李当之撰,已佚。

  • 脏俞五十穴

    经络俞穴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指五脏的井、荥、俞、经、合五输穴,共二十五穴,左右合计为五十穴。

  • 经信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自我推拿

    推拿的一种。又称自我按摩。在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上,运用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,也可配合气功及肢体运动等法。如眼保健操、摩腹等法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道意》有以“自摩”法治疗头痛、腹痛的记载。

  • 蹉理症

    见清·曾鼎《妇科指归》。指差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火丹

    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即丹毒,见该条。

  • 腓腨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腓腨发疽、腓腨疽。由肾水不足积热而成。初起小腿肚漫肿坚硬,紫暗抽痛,进而腐溃。出稠脓者为顺,出清水者为逆。初起宜服仙方活命饮;溃后可服八珍汤;气血两虚者可服十全大补汤;外

  • 断指

    病名。①指外伤指断。清·邹存淦《外治寿世方编》:“误断指头,降香研末掺之,包以丝绵七日。忌落水冒风……。又真苏木为极细末掺于断指间接定,外用蚕茧包缚牢固,数日即如故。”②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调疽之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