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东汉时巫医。汝南(今河南汝南)人。《后汉书》有其传记。
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鲜茅根、鲜藕各120克,鲜小蓟根60克。水煎服。治虚劳,痰中带血,兼有虚热者。
病名。指太阳病、阳明病、少阳病、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六经病症。《伤寒论》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、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,依据所侵犯的经络、脏腑病变部位,受邪轻重,邪正盛衰,划分为六经病证,以之分辨阴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韦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代医疗教学职称。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,系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,官阶从七品下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资源植物手册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儿科著作。3卷。明·万宁撰于1567年。前二卷列述胎原、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、兼证等,名病之后多附作者治案;末卷罗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疗方剂,多系家传效方。
干燥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皮寒热者,不可附席,毛发焦,鼻槁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