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五色丹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筋缩的别称。指筋脉挛急不舒。详筋缩条。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系指耳部肿起疼痛。多由肝胆三焦风热上攻所致。可兼疼痛,或流脓水。治宜疏风、清热、利湿,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天麻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通“巅”。即头顶部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篇:“心脉……微为血溢,维厥耳鸣颠疾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若脉而微,……其耳必鸣,其疾在巅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池,见该条。
见国医百家条。
即后囟。见囟条。
经穴名,代号SI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位于肩后,肩胛冈上窝内侧端,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。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,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,并有颈横动、静脉降支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