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折髀

折髀

证名。指股部疼痛如折的症象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胃脉搏坚而长,其色赤,当病折髀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胃脉搏坚,木乘土也,加之色赤,则阳明火盛,木火交炽,胃经必伤,阴阳不行者,从气冲下髀抵伏兔,故病髀如折也。”可见于痛风、痹证、伤损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悬痈肿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三。即悬雍肿。详该条。

  • 回生艾火

    艾灸法之一种,多用于急症。见《幼幼集成》卷一。其法以生姜切片如纸薄,大如指甲,贴尾闾穴,命门穴,以艾茸捼紧如绿豆大,安姜片上,用火灸之,每穴以三炷为度。灸完,另以姜片贴脐下阴交穴,如前灸之。此火不特小

  • 涩疙瘩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红景天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目常应时而痛

    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指目疼于每日某个时辰周期性发作者。古人认为与十二经络受邪干目有关。

  • 痒疥疾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周礼》。瘙痒疥疮一类疾病的总称。

  • 光剥舌

    舌苔突然消失,如剥脱样的舌象。多属胃阴枯竭、胃气大伤的证候。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,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。舌前半部剥苔,是表邪虽减,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;舌心剥苔是阴虚、血虚或胃气受伤。《辨舌指南》:

  • 冒心

    证名。以手按心下之意。由于胸阳不足,病人自觉心下空虚而悸动不宁,故喜以手按心下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过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,欲得按者,桂枝甘草汤主之。”成无己注:“发汗过多亡阳也

  • 金疮

    病名。见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即金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忧气

    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忧气,则不可极作,暮卧不安席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
  • 黄山桂

    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茵芋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