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阴汤
即拯阴理劳汤。见该条。
即拯阴理劳汤。见该条。
即《珊瑚验方》,详该条。
针灸经脉书。简称《黄帝内经明堂》。13卷。是《黄帝明堂经》的一种注本。为七世纪初(唐初)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。前12卷论十二经脉腧穴;末1卷论奇经八脉。本书曾经唐代政府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。唐以后
用轻清疏解的药物,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。《汤液本草》:“轻可以去实,麻黄、葛根之属是也。”又如症见头痛身热、微恶风寒、无汗、咳嗽,苔白,脉浮数等,用葱豉桔梗汤以疏风清热。
解剖名。见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即下睑。详该条。
见汪朴斋《产科心法》下集。即热产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不论刚痉、柔痉,凡因风寒而致者,为风寒痉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七:“病者身热足寒,头项强急,恶寒,时头热,面赤,目脉赤,独头动摇,卒口噤,背反张,以发热恶寒、不恶寒、有汗、无汗、分刚柔者,风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外台秘要》作掖门,《医心方》作液门。即大巨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能近怯远症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应候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胎漏下血。陈无咎《女科难题》:“怀胎而月经忽来者,名曰流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