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救阳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舌烂痛

    证名。多由热毒结于胃经,或杨梅疮毒上攻所致,症见小舌生出白点或红肿而烂。治宜泻火解毒,可选用黄连解毒汤、五味消毒饮、清胃散等加减,或参见杨梅疮条。

  • 丹穴

    名词。出《医心方》。即阴道穹窿。

  • 苦皮子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苦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喉间溃烂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。喉间溃烂有虚实之别。因于虚者,多由阴虚于下,火炎于上所致。症见喉间溃烂疼痛,久而不愈,腐臭。治宜滋阴降火。用知柏地黄汤加减。因于实者,多由肺胃实热,毒火上冲咽喉

  • 小儿发痧

    病证名,见《寿世保元》卷八。小儿寒邪外束,气血内郁,引起发痧。其症似寒非寒,似热非热,四肢懈怠,饮食不思,容颜惨楚。如腹痛而手足冷者为阴痧;腹痛而手足温者为阳痧。治宜开通腠理,宣畅气血。用热水蘸搭臂膊

  • 三变花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木芙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虞少卿

    【介绍】:见虞洮条。

  • 徐存诚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安徽祁门人。世业医,诊病重视切脉。

  • 秦越人

    【介绍】:见扁鹊条。

  • 续骨木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