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本草音义》2卷,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即积痢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肺有郁热复感于寒所致的咳嗽。古称寒暄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二:“寒包热,热郁肺俞,遇秋冬寒凉辄发咳,寸脉坚,声音窒,但解其寒而热自散。麻杏石甘汤或金沸草散。”参见寒暄条。
①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川木通。②见《中药鉴别手册》。即淮通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莱菔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繁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痫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见深师方条。
病名。指内伤饮食兼感寒邪引起的霍乱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伤寒吐利,由邪气所伤,霍乱吐利,由饮食所伤,其有兼伤寒之邪,内外不和,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者,是伤寒霍乱也。”治宜理中、四逆之类,或藿香正气散,胃
推拿手法。用指尖、指掌或指背轻打治疗部位,似雨点下落状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