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沛然
【介绍】:
见施沛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施沛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霍乱痧,痛而不吐泻者,名干霍乱,毒入血分也,宜放痧。新食宜吐,久食宜消,食积下结宜攻。痛而吐泻者,毒入气分也,宜刮痧;有痧筋则放,宜调其阴阳之气。须知肠胃食积,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问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又名肺疔。初生白皰,顶硬根突,破流血水,痒痛兼作,多生鼻孔、两手,易腐易陷,重则腮损咽焦,咳吐痰涎,鼻焮气急,此属肺经毒火而成。治同疔疮;生于鼻者,治同鼻疔。参见疔条。
见汇刊经验方条。
方书。又名《疗饥良方》。《济世专门编》六种之一。清代著作。不著撰人。此书汇录许真君济世方、济生大丹、辟谷仙方、道藏救饥方等救荒疗饥方19首。现存《济世专门编》本及其他清刻本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出白虫。详该条。
间日疟的俗称。见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九。详子母疟条。
指申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上关穴别名。见该条。
见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即亚麻子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