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无名肿毒

无名肿毒

证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又名肿疡虚疡。①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“无名肿毒者,以其随处而生,不按穴次,不可以命名也,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。但其因风邪内作者,则无头无根;因气血相搏者,则有头有根;因风寒而成者,则肿坚而色白;因热毒而成者,则肿焮而色赤,治法有表症者散之,有里症者下之,外兼敷贴药等。”②《辨证录》卷十三:“无名肿毒生于思虑不到之处,而其势凶恶,有生死之关,皆可以无名肿毒名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调羹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牙风

    病名。为一般牙痛的泛称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长春牢牙散,乌髭发,去牙风。……右为细末,早晚刷牙。”

  • 斫郎

    出《说文解字注》。为螳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狗舌头草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狗舌草,详该条。

  • 年老血崩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亦名老妇血崩,俗名血海败。指年老经断前后而患血崩之症。多因肾气、天癸已将衰竭,身体虚弱,如因肝脾损伤,血失藏摄,或房室不慎而动命门之火,气郁而动肝火,迫血妄行,冲任胞宫失于约

  • 阳纲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4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。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八、九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、静脉的后支。主治脘腹胀痛,

  • 跖骨

    解剖学同名骨。每足五根,与趾骨构成跖趾关节。

  • 里虚证

    证名。指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所出现的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尺中脉微,此里虚。”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脉证并治》:“男子面色薄,主渴及亡血,卒喘悸,脉浮者,里虚也。”症见少气懒言,心悸神疲,头

  • 猪胆汁导

    导便法之一。用猪胆汁加入醋少量,和匀,灌入肛门内(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)。适用于病后或老年、新产,因肠胃津液不足,大便秘结,体虚不任攻下者。

  • 白对叶肾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