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腰俞。见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手足阳明、阳蹻之会。位于面部,与鼻翼下缘平齐,正视时,直对瞳孔。一说“在鼻孔下,侠水沟旁八分”(《太平圣惠方》)。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,并有面
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多因血崩失血过多,心肝失养所致。症见两目昏暗,卒倒不省人事。治宜补血止血。方用固本止崩汤。若崩血不止,汗出肢冷,脉微欲绝者,为气随血脱危重症候,治宜回阳救逆,急与参附汤以救逆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曾在太医局任职。家藏有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,于1216年(嘉定九年)刊刻,并为之作序。
即肌肉,详该条。
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。详胎条。
出《遵义府志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杨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