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清热开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身体面目皆变黄的病证。即黄疸。《太平圣惠方·黄病论》:“黄病者,一身尽疼发热,面色洞黄,七八日后壮热,口里有血,当下之,如猪肝状,其人小腹满急。若其人眼睛涩疼,鼻骨痛,两膊及项强,腰背急,即是
藏医人物传记著作。本书不分卷。明末清初藏族著名医生觉吾·伦珠扎西和达姆(一译达磨)门然巴·洛桑曲扎著。全书详细叙述了宇陀的生平,包括家世出身、成长,到印度、内地等地区学习医学的过程,为藏族人民解除疾苦
外感病邪化热入里,邪气盛正气足时所表现的证候。如高热、烦渴引饮、便秘或腹痛拒按、尿黄赤,苔黄干,脉数实等。治以清泻实热为大法。参见实热证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土贝母之简称,详该条。
古代藉服用炼成的丹药和其它药物以求长生,这些药物统称外丹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根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斗门方》。即原蚕沙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,代号KI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足少阴之郄穴。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,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,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。主
舌红中央淡黑苔。主脏腑实热里证。若症见壮热,烦躁,便秘,尿赤。急用苦寒攻下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