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时邪

时邪

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,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舒肝调气丸

    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天津方)。陈皮、延胡索、郁金、菖蒲、牵牛子、五灵脂(醋炒)、莪术(醋炒)、牡丹皮、白芍药各500克,枳实((麸炒)1500克,龙胆草、青皮各1000克,郁李仁、沉香各250克

  • 双蛾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盖肿于咽之两旁者,为双蛾。”即双乳蛾。详该条。

  • 缨脉

    缨,系于颔下的帽带。缨脉指颔下靠近系帽带处的经脉,即经过该处的足阳明胃经。《素问.通评虚实论》:“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。”王冰注:“缨脉,亦足阳明脉也,近缨之处,故曰缨脉。缨,谓冠带也。”

  • 瘀血

    血液瘀滞体内,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,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。可因病致瘀,如跌扑损伤、月经闭止、寒凝气滞,血热妄行等;也可因瘀致病,引起气机阻滞,经脉阻塞,瘀热互结

  • 口唇紧缩

    即唇紧。详该条。

  • 牝户

    ①口的别称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修键闭,”郑玄注谓:“键,牡也;闭,牝也。”孔颖达再注“牝”字是:“凡锁器,……受者谓之牝。”因为口是“受者”,故称牝户。或谓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有“丘陵为牡,溪谷为牝。

  • 张嗣泉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三锡条。

  • 伤寒论辨证广注

    书名。14卷。清·汪琥撰于1680年。汪氏根据《素问》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”的理论,析取《伤寒论》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,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。在治法上,不泥守仲景成方,选列自

  • 足跟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疽发于足跟,由脏腑积热所致。初肿红紫痛,溃后脓水淋沥,状如兔咬之症,深达于骨,久不收口。类似跟骨骨髓炎、骨结核。治疗:初宜隔蒜灸,内服仙方活命饮加肉桂、牛膝。溃后宜补中益气

  • 宿胠风

    病证名。属连眶赤烂。系由眼睑不洁,复受风邪所致。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:“秽污浸渍,受风即发如粟米之状,连眶赤烂,遂成疮疾,名宿胠风。宜用省风汤,局方三白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