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穴位名。又名肾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小指处。尩羸昏沉,捏之。《小儿按摩经·六筋》:“黑筋:乃重浊纯阴,以应肾与膀胱,主冷气,外通两耳。”适用于小便不利、神昏等症。
①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人中黄一两,雄黄、朱砂各一钱。为末,每服二钱,薄荷、桔梗煎汤送下,日三、夜二次。治疙瘩温,症见头面洪肿,咽嗌堵塞,水药不进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方。人中黄适量。为细
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吴甡选辑。约刊于1710年。吴氏此编的脉学部分,基本上取材于《王叔和脉诀》和《濒湖脉学》,后附望、闻、问及小儿色诊。书中叙述各脉体象以《濒湖脉学》二十七脉为宗,删去原《王叔和脉诀》中
病名。见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之四。即手发背。见该条。
针刺手法要领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《大要》曰:徐而疾则实,疾而徐则虚。”意指进针时速度快,出针时速度慢,能使邪气虚衰,为泻法。
选穴法之一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治藏者治其俞,治府者治其合,浮肿者治其经。”指浮肿者当取有关经脉五输穴中的经穴进行治疗。
《理虚元鉴》卷五方。獭爪(醋炙,为末),獭肝(阴干),生地黄,龟板,麦门冬,沙参,银柴胡,地骨皮,百部,牡丹皮,桔梗,炙甘草。研末为丸,每服五至七分,入煎剂融化送下。治传尸劳。
【生卒】:1902~1972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名振辉,号壶公。江西婺源人。少年时先从歙县名医汪莲石学医,后拜孟河名医丁甘仁为师,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第一届毕业后,以成绩优异,留校任教,并担任教务长,兼
眼的部位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胞沿、胞弦、眼楞、眼棂、眼棱、眼沿、目唇、睑唇、睥沿。即今称睑缘。为上下眼睑的游离缘,生有排列整齐的睫毛,近内眦处上下眼弦各有一泪小管的开口。眼弦与眼睑共起保护眼珠的作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丁香蓼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