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维桢
【介绍】:
参见李调条。
【介绍】:
参见李调条。
病名。①水肿病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正水,其脉沉迟,外证自喘。”多因脾肾阳虚,水停于里,上迫于肺所致。参见水肿、肺虚身肿条。②指十种水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四,称心水、肝水、肺水
【介绍】:见朱沛文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龙柏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指肺气、肺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肺虚。……病苦少气不足以息,嗌干不朝津液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八:“肺虚则生寒,寒则阳气盛,阳气盛则声嘶,语言用力,颤掉缓弱,少气不足,咽中干无津液,
即水痘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》。即干咳嗽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指阳热,阴指阴液。谓阳热偏胜,必消耗阴液,而出现各种伤律、伤阴的病证。
经外穴名。即印堂。《千金翼方》:“曲眉穴,位在两眉间。”